查看完整版本: 基金老是賠錢的真相!94%投資人不到一年就賣掉,理專卻忙著領業績獎金
頁: [1] 2

iiifgh 發表於 2016-11-24 02:48 PM

基金老是賠錢的真相!94%投資人不到一年就賣掉,理專卻忙著領業績獎金

本帖最後由 iiifgh 於 2016-11-24 02:50 PM 編輯

基金老是賠錢的真相!94%投資人不到一年就賣掉,理專卻忙著領業績獎金
2016.11.21    撰文者廖義榮


圖片來源:dreamstime

銀行財富管理以基金投資手續費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現象,已成台灣金融界一大亂象。照道理,客戶把錢交給銀行做投資,客戶也付手續費,銀行應該是盡量幫客戶賺錢,讓他們的資產得以增長,而實際情況是手續費收入造成銀行與客戶極大的利益衝突。

在這篇報導台基金周轉率衝100%中,碁石智庫負責人陳如鈊即提到:以近8年來看,境內基金平均每年有3.3兆台幣的申購,但每年淨流入金額僅100億元;境外基金平均每年有2.3兆台幣的申購,淨流入金額也只有1600億,只占總申購額6%;可以說這幾年來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在做白工,此外,高周轉率對投資人也不一定是好事,因為光手續費率就吃掉不少收益。

意思是說:台灣人買基金只做短線交易,94%投資者投資不到一年就把資金轉到別的標的,能放一年以上的投資人只有6%。頻繁交易對投資人來說弊多於利,手續費等支出就吃掉大部分獲利,我們以一個簡單的計算,你就可以知道頻繁交易,你投資的錢會是什麼樣的狀況。

如果忽略其他費用,只算申購手續費及基金贖回的信托管理費。假設申購手續費1.5%,基金贖回時銀行收的信托管理費0.2%,以100萬做投資,在37個月內每4個月基金轉換一次,與一直都沒有轉換,在不同年報酬率的情況下有何不同。

下圖可以看到在報酬率都是零的狀況下,手續費、管理費支出還是有14萬;即使年報酬率3%,都沒辦法讓你開始賺錢。一直要到年報酬率5.52%時,經過37個月你的本金才會回到原始投資金額100萬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每4個月轉換一次,你需要每年賺到5.52%,才能抵銷掉手續費等支出,所以投資沒有賺到錢其實蠻正常的:



為什麼手續費收入會造成銀行與客戶極大的利益衝突? 因為現行銀行計算基金業績與銷售獎勵計算的基礎都是採「基金流量」而非「基金存量」。


什麼是基金流量?如果你用一大筆錢買了基金,你又頻繁進出(1、2個月一次,甚至時間更短),你一定是理專眼中的VIP。因為你一直在為他創造業績的新流量,這些新業績的手續費收入是銀行計算責任額、業績獎金的依據。

基金存量的概念,就是你累積投資在該銀行的金額,如果你買了基金不去動它,沒有買進贖回,那你可能不會太受歡迎。因為你的存量是有,但沒有流量,不會為理專帶來新業績。一般理專每月手續費收入業績目標,至少是20萬、30萬以上,超過才會有獎金可拿,否則只能領底薪。如果基金收1.5%手續費,業績目標30萬,那代表理專如果只賣基金,他要賣2000萬以上的基金才會有獎金。

這造就了一個奇特現象:這些銷售通路的金融機構,與客戶無法共存共榮,因為金融業這種生態環境營造的是一個短視近利的氛圍。因為有基金的轉換,才有新業績,才能達到金融機構的業績要求。因此可能多數理專只能以提高客戶基金的周轉率,來達到銀行要求。但客戶投資目的就是賺錢,理專應該讓客戶的資產淨值增加,而不是藉由頻繁轉換投資標的、讓銀行多賺手續費。

我曾聽一個銀行資深主管說,他們銀行業績第一名的理專,可以在這周賣出客戶持有的債券型基金部位,下周一再買進同樣標的。這樣的做法就是為了有新的交易,去產生新的業績,客戶損失的是一次次多付的手續費,這對他的投資資產增產相當不利。

如果是站在客戶立場的理專,應該要去了解客戶:投資目的是為了完成什麼樣的財務目標?風險承受度如何?之後再透過資產配置,依照所需的股債比例,把客戶的資金分配在不同投資標的,不同區域、產業類別、另類投資等,有需要可以適度轉換投資標的,讓客戶的資產隨時間累積而增加。

我相信多數理專願意為客戶利益著想,問題是他們身處在只看手續費,不看客戶資產是否成長的金融環境中,身不由己。最根本需要改變的是銀行制度,如果無法改變這種以手續費收入計算業績的方式,這種銀行與客戶之間利益衝突的情況一直會存在,而客戶對銀行財富管理的不信任感也會逐漸加深。

銀行的利潤非得建立在犧牲客戶的利益上不可? 不見得,我們可以看到部分銀行已經看到這種消費者希望改變的趨勢,開始以建立客戶累積投資資產的方式,為客戶做投資資產管理,例如UBS瑞士銀行就標榜他們不收手續費,只收每年的資產管理費,銀行其實是可以跟客戶共存共榮的,端看金融業是否著眼在長遠發展而已。



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div></div>

sant0s76 發表於 2016-11-24 07:41 PM

三年等待買點、三年等待賣點。只要堅守紀律來回個五次,差不多就能累積到足夠的退休金了。

sjehn47m 發表於 2016-11-24 09:15 PM

本帖最後由 sjehn47m 於 2016-11-26 10:37 AM 編輯

我也從一個朋友,任職理専那得知,是有像樓主所說那樣,
有些理專真的有在做那種事,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,他如
果要績效,又找不到那麼多客戶時,才多做基金的轉換,週
轉率高,經理人就能逹到績效了,不管客戶賺不賺得到錢,
客戶如果賠錢走了,他再舌燦蓮花找下一個凱子,用這手
法再來几次,直到被人看破手法,他已換了几年資歷,跳槽
到別家公司了。還有就是多注意該基金的經理人是否是
每一到三年就換一個,常換經理人的基金,也是有問題的,
我知道有些績效不錯的基金不只週轉率低,操盤經理人
也都待了至少4、5年以上,所以買國內基金,基金的週轉
率也要多注意,像money理財網等就找得到。




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boring130 發表於 2016-11-24 11:08 PM

唉,所以投資基金必須要有耐心,不能隨短期市場波動影響。否則管理費就吃掉本金了。

平安開心 發表於 2016-11-24 11:12 PM

!!! 原來如此 之前就有點疑惑
學了一課呢! 謝謝!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
zoff12001 發表於 2016-11-27 11:18 AM

投資要有耐心扣掉費用和持有成本才是賺的
中間只是過程而已   感謝大大分享上了一課

s84071515 發表於 2016-11-27 06:15 PM

在銀行其實都是理專說要轉換的  在證券行都是營業員說這檔基金不錯 現在轉換可以賺更多

mx5230 發表於 2016-11-27 10:12 PM

感謝大大的分享, 資訊很受用, 以後投資基金要謹記在心

kobe90043 發表於 2016-11-28 06:51 AM

完全正確,都把基金當股票在操作

dinwater 發表於 2016-11-29 04:18 PM

買基金需長線才有投報率,短線手續費管理費吃掉獲利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
wyjonno 發表於 2016-12-2 11:18 PM

以現在的折扣和競爭程度,也難怪理專已經不想為客戶著想了,無法存活{:51:}

newnews 發表於 2016-12-3 06:09 PM

基金真的是長期持有,不然來來回回就3趴不見了

bonbon1003 發表於 2016-12-4 09:47 AM

boring130 發表於 2016-11-24 11:08 PM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唉,所以投資基金必須要有耐心,不能隨短期市場波動影響。否則管理費就吃掉本金了。 ...

我的經驗真的是這樣....所以不太能是聽信周邊的人買什麼就立刻跟著買,只有要波動就很容易想逃走,尤其是買海外基金,手續費比較高,真的還是要自計做功課。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boring130 發表於 2016-12-9 11:23 PM

對啊,所以我的基金已經好一陣子不動了,先觀察再說。

tonysongtaipe 發表於 2016-12-9 11:52 PM

現在很多人都不相信理專了
好好的方式搞到最後沒人想投資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頁: [1]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