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考古揭示地中海和印度河古文明祕密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jiunn36    時間: 2023-5-23 01:19 AM     標題: 考古揭示地中海和印度河古文明祕密

     [attach]138671147[/attach]
  在克羅地亞的亞得里亞海科爾丘拉島(Korčula)海岸附近﹐有一片被淹沒的水域稱為索林島(Soline)。在它的水下4~5米處﹐有一條4米多寬的石頭板路﹐將科爾丘拉島嶼索林島連接起來。而索林島區域是一座人工島同時也是新石器時代遺址。考古研究證實﹐這條新石器時代的石板路距今已有7000年的歷史。發現這一古蹟的是克羅地亞扎達爾大學(University of Zadar)馬特·帕里卡(Mate Parica)教授領導的考古學團隊﹐當時扎達爾大學的馬特·帕里卡教授與他的同事一起潛入該地區海域進行仔細觀察時﹐在海底發現了一個古老定居點索林的圍牆﹐而該定居點通過一條狹長的石板路與科爾丘拉島相連。
  科爾丘拉島是克羅地亞的亞得里亞海群島的一部分﹐最初與歐洲大陸相連﹐但公元前12,000年的冰河時代末期海水開始上升﹐並大約在8,000年前該島嶼與歐洲大陸分離。這條石器時代通道之所以能保存數千年之久﹐是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其免受海浪侵蝕。「幸運的是與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區不同﹐該地區不受大浪的影響﹐許多島嶼保護著海岸﹐使該遺址免受強力的海浪侵蝕。」帕里卡教授說。
  亞得里亞海灣除了科爾丘拉島﹐附近還有一個島嶼叫赫瓦爾島(Hvar)。科學家們認為﹐這條史前道路可能由沉沒的史前聚落「赫瓦爾文化」(Hvar-Lisičići)建造。另外﹐研究總監伊戈爾·博爾齊(Igor Borzi ć)注意到亞得里亞海灣中奇怪的結構﹐並對克羅地亞的格拉迪納灣(Gradina Bay)附近的幾個島嶼進行了檢查﹐發現格拉迪納灣普遍深度4至5米﹐並存在著與索林幾乎相同的聚落點。他們還在該遺址中發現了奶油刀片﹑石斧頭和祭祀碎片等新石器時代器具。
  這些器具讓考古學家認為該定居點也存在著「赫瓦爾文化」﹐經對索林定居點發現的木材進行碳14年代分析﹐發現整個聚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,900年左右﹐後因海水上升使島嶼和石板道路都被淹沒。目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推測﹐在新石器時代的赫瓦爾島人可能與地中海東岸之間建立了貿易聯繫﹐因為該島位於亞得里亞海航道的中心位置﹐使得該島長期以來成為橫跨地中海的重要貿易基地。該地區獨特的陶器文化造就了「赫瓦爾文化」。
     [attach]138671148[/attach]
  在印度也曾有過一個繁榮的哈拉帕文明﹐大約在3600年前消失了。專家們透過洞穴中的石筍推測﹐大約4200年前印度河流域發生了多起長時間的乾旱是導致該文明消失的原因。這項研究今年4月初發表在《地球與環境通訊》期刊上。過往研究顯示﹐「哈拉帕文明」處於青銅時代﹐並在南亞的西北部地區蓬勃發展﹐且遍布整個印度河流域﹐覆蓋了現代巴基斯坦﹑印度和阿富汗的部分地區。該文明擁有最早的城市文化﹐包括完整的供水和污水處理系統﹑雄偉的建築﹑精良的器具和令現代人都驚嘆的算數與科技。
  不過﹐「哈拉帕文明」有許多未解之謎﹐包括其社會和政治結構﹑語言以及其衰落和消失的真正原因。另外尚未破譯的書面語言﹐使其歷史和文化難以完全了解。科學家們在印度新德里東北部約290英里的一處洞穴中研究石筍的生長層﹐通過測量一系列環境測試﹐包括氧﹑碳和鈣同位素來繪製的歷史降雨圖﹐重建了4200年前的歷史降雨模式和氣候變化。他們還使用高精度測年法﹐來測算乾旱的持續時間。
  研究人員得到的結果是4200至3900年前出現了「三個主要乾旱期」﹐雖不是持續100年到200年的特大乾旱﹐但每次乾旱的持續時間也都持續25年至90年之間。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阿萊娜·吉舍(Alena Giesche)向劍橋大學(University of Cambridge)新聞社表示﹐「考古證據表明﹐在乾旱200多年的時間裡﹐古代居民採取了各種措施來適應這種新常態。」
  吉舍團隊還發現﹐當時的夏季和冬季的降雨量明顯低於平均水平﹐使得印度河定居點栽種的農作物用水變得十分稀少。這導致哈拉帕在內的大型印度河城市的人口數減少﹐也使得印度河城市中心的工藝活動﹑創新﹑長途交流和貿易都有所下降﹐這可能是導致該文明潰散的原因。


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www3546564395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